知名導演陳凱歌在最近一個演員競賽節目中問了兩個問題:「你們哪位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當演員的料?」以及「你們哪位想過放棄?」他認為曾經想過這兩個問題卻仍繼續演員之路的人就是好演員。
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在與私人企業、學校、軍事學校等各種組織機構合作研究所有成功人士的共通點時,發現不管是哪種職業或情境,能夠影響預測成功的個人特質,不是一般常說的健康身體、討喜的外貌或是智商,而是一個人的意志力。她認為的意志力,不僅僅只是在一時困境中的堅定或是短時間的全神貫注,而是面對一個長遠目標的熱情和毅力,不以日計、周計,不是短跑般的全力衝刺,而是年復一年每天對未來堅信不已,如馬拉松似般的堅持。而這個意志力,與天賦或才華程度不僅無關,甚至可能是反比。
不知從幾歲開始,小編的朋友、同事,甚至是小編自己,談到某個有興趣的事情時,常常說的一句話是:「以前曾經想要做XXXX,但後來因為XXXXX,就沒再繼續了」。不管當時是不是被認為有天賦、是不是已經小有成就,最終仍是停止。為了避免自己認知不協調,我們可能會找幾個理由來讓自己不那麼遺憾或後悔,比如「現在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夠」、「真的太忙了」、「沒有這麼多錢可以繼續」、「XXX說我不適合」、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」。
到後來,生活中或許有許多事件,我們開始用「沒辦法,我能力/時間/智商只能到這樣」來告訴自己接受許多未完成或是不成功的發展,更常停止嘗試。因此出現的受挫的、不甘心、膽小、自卑等各種負面情緒,隱藏的或自己能感知到的,就這樣源源不斷出現,把自己淹沒成一個平凡而無味的人,然後又生氣自己的無能或是不夠好,成為一個惡性循環。
所幸,我們仍有機會改變的。
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提出了一個影響現行美國教育的重要理論,即有著「成長型的思維模式」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來精進,這個思維簡單來說就是當你遇到瓶頸或挫折時,能夠想著「這次我發現哪裡有問題,修正後下次會做得更好」而不是「我果然不夠好」或是「我就只能做到這樣」。
前面提到的心理學家Duckworth也認為有這種思維的人意志力會更高,更容易成功。「刻意練習」一書作者作者Anders Ericsson也說明,沒有什麼是天生註定無法改變的,我們的大腦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可塑性,因與外界的互動與各種生活經驗,能有如肌肉般被訓練,調整改變提高適應能力,幫助完成任務。
也就是說,找回意志力,並不一定需要咬牙硬撐的身體強迫或繁瑣的意念訓練。只要在生活事件中轉個念頭,我們其實就為自己打開無限之門。例如:
-
「這太難了」改成
「這可能需要多花點時間與精力」
-
「我放棄」改成
「我可能要試試看已經會的幾個方法」
-
「這樣就好了」改成
「我已經盡全力了嗎?」
-
「我永遠都不可能跟他一樣聰明」改成
「我要搞懂他是怎麼作到的然後我自己也試試看」
-
「我犯錯了」改成
「錯誤讓我成長」
還有更多其實我們鼓勵別人時也想得到的說法,但我們常常忘了用來鼓勵自己。念頭改變,行動就會出現。許多成功人物分享的秘訣,都只是不斷「練習」。
透過「刻意練習」,不管是針對失敗改進或是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,專注地練習,不害怕向外求救,從專家或是有經驗的人獲得有效的回饋與建議以修正自己,達到目標後不停在舒適圈,而是設定更高更進階的目標繼續練習,直到一個個目標完成。即使時間不夠,不間斷的小規模有意義的練習,在成功的人身上尋找靈感或可學習的部分,相信自己還能更好,就已往成功的方向前進。一旦方向正確了,時間就不是最重要的事了。